跳至内容
中央空调“以藏为美”,是指藏空调设备,却被许多装修设计师演变成了藏空调风口。
前一篇,小狮子解锁了“灯槽遮挡法”!接下来,继续挖一些普遍“藏法”。
在正文之前,先上一道前菜:中央空调常见机型-风管机!
| 解析:回风口吸入室内热气-铁皮箱里进行降温-送风口吹出冷气【制冷时】。
要想空调有效果,就让回风口把房间所有热气吸光,让出风口的风可以吹到你呆的区域。
小狮子发现装修有一个共同偏好:风口首选侧送侧回方式。
从美观上分析确实整个吊顶显得干净整洁,碰到衣柜还能相互陪衬简直恰到好处。可在空调行业里,侧送侧回却不受推崇?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吸风口就在出风口隔壁,如果“两口子”能保持一定间距,那吹出去的风还不至于被回风口吸回去。
但一吸一回全在天花板上,导致气流的活动区域始终积聚在上空。
好比你在热一道菜,如果没有翻炒,热出来的菜经常会半冷半热。可能锅底的菜都焦了,表面还纹丝不动!
侧送侧回就是这样一种热菜方式:天花板有效果,地板无动静,房间冷热不均~
往往装修前期,设计师会抛出一句话:“很多人都这么做!”客户一听,觉得靠谱。
▶首先肯定不会指业主自己要求的,毕竟啥是“侧送侧回”业主可能都不太懂;
▶其次也不可能是空调商要求的,后期这空调效果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毕竟装修起来美,后续效果如何,设计师又不住里面,哪里知道?
所以,Pick“侧送侧回”请谨慎,除非到了万不得已时!
那么小狮子提醒:一定要保证两风口间距至少在50公分以上,且中间要有挡板隔离,还要保证回风有空间等等。。。
接下来就交给时间来等待冷气沉淀下来吧,效果或快或慢全凭耐心了~
热气可沉不下来,气流也循环不到,因此地面是感受不到温暖的。所以业主如果有制热需求的话,就不要听信花言巧语了!
风管机如果遇到梁,要想侧吹的唯一方式只有降低吊顶!!!
可在设计师眼里,降吊顶等于降标高,一公分都是报警的节奏!
运气好一点,正好避开承重钢筋,可空调后期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想想你挤地铁的时候,本来高峰期已经够挤了,还来个限流?
不仅如此,还有更奇葩的,既然说孔洞面积太小,那干脆打穿!
如此这般,加个帆布软接,空调效果应该还是会有的。可是,小狮子就问一句:你这梁打成这样子,不担心承重吗?
虽说装修很复杂,可有些东西自己一定要懂!特别是隐蔽工程这种看不到的地方,别回头被坑了还帮着人家数钱 (>~ <)
遇到梁,不能降低吊顶就不要为了美观去侧送风,宁可装台壁挂机都不要去冒穿梁的风险。
而关于风口的尺寸上,也希望装修设计师可以理解空调开口尺寸是有要求的,不是留有口就有效果!
送风口开太小,冷气就会积压在风口内部吹不出去,导致出风口处温度越来越低,一不留神就开始结小水滴了。☟
有些设计师会用长度来弥补宽度,也就是细长型的风口!
这就相当于坐地铁的时候,候站台的门就这么宽,地铁的门加的再长,能有用吗?
送风口最窄尺寸不能小于120mm,回风口最窄尺寸不能小于250mm(检修),同时保证外部无遮挡,否则开了等于白开!
诸如此类,其他的小狮子就不多添油加醋了,留到下一篇再添,各位看官先咀嚼消化一下~~
总之,气流有气流的原则,房子也有房子的结构,不要互相破坏去追求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