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买新风系统的时候会去关注风量验收,确保自己买回来的新风有效果。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新风验收标准参差不齐,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把“得风率≥80%”叫做有效新风,并且提倡以此标准签订效果合同。
指室内所有风口实际出风量的总和÷主机额定风量,占比在80%以上就算合格了。
说得直白点就是:假如你买了350风量的设备,实测总风量能达到【350的80%】就算是有效新风。
甚至于有些商家还会用高得风率来证明自家卖的设备质量好,安装实力强……
这种吹牛逼的手法着实能够忽悠到消费者,但其背后真相只是取决于住户自家的房屋结构而已!
此外,得风率的高低也可通过设备的风机性能曲线图走向来判断:
所以,如果大家把新风验收标准盯在【得风率】上容易吃以下两种亏:
就像这个案例:前期设计时总共需要180m³/h的新风量来满足全屋换气要求,校核管道阻力大概约125Pa。
以日立天净系列的设备来选型,如果按照得风率80%的标准来选,商家一定会建议你买350的设备比较保险。
但其实买250设备出风量就能满足换气需求了,完全没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得风率而花冤枉钱。
左图为250风量设备,右图为350风量设备
前期计算全屋换气至少需要300m³/h的新风量,商家在选型时采用了350风量的设备。
但是因为户型结构复杂导致风量损耗大,最终实测出来的总风量只有286m³/h,完全不够前期设计的需风量,可是依然满足80%的得风率标准,试问这样的交付结果你能接受吗?
本身新风系统最主要的作用是提供足量的新鲜空气来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换气效果,这样即使家里门窗紧闭也不用担心缺氧或呼吸不畅。
而足量新鲜空气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把实测的风量与各区域换气的需求量、即前期的设计风量值进行比对才是,这样才能知道是否满足换气需求。
可得风率却教大家去看“实测风量是否达到设备额定风量的80%”,这不是和大家买新风的初衷八竿子打不着吗?
再说了,至今也没有哪一本规范里有提过“新风得风率”这个概念,它只是某些商家凭借经验得出的伪概念而已。
所以,如果打算买新风系统,那就不要为所谓的经验而花冤枉钱了!确保“每个区域的实测风量≥设计风量”才是新风验收最核心的标准!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么就算设备的得风率再高又或者是个别风口风量再大也只能叫做无效新风。